淮委开展2022年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

2022-09-26 16:16

  为积极传播人水和谐理念,着力提升公众水科学素养,2022年全国科普日期间,淮委紧扣“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活动主题,认真谋划编制活动工作方案,围绕防汛抗旱、生态保护、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普及等内容,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  

  一是强化科普工作学习宣贯  

  通过淮河水利微信公众号转载中办、国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权威专家解读,广泛宣传。淮委国科处就《意见》开展集中理论学习研讨,着力强化科普工作价值引领,谋划做好新时代淮委水利科普工作进的新目标、新要求,为不断提升淮河流域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支撑保障。

  二是先进实用技术广泛宣传  

  通过淮河水利网对淮委入选2022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的优秀成果进行推广宣传,积极推动水利科技创新成果和水利行业需求精准对接,不断提升淮委科技成果推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拟于近期依托《中国水利报》平台遴选淮委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开展宣传,加快淮委先进技术“走出去”“用起来”步伐,提升淮委水利科技影响力。  

  三是成熟适用技术重点推介

  促进科普工作与技术研发推广有机结合,举办生态护坡工程防护一体化技术推介会,该技术由淮委基层单位同高校联合研发,综合工程力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等要素,同时满足硬性护坡的安全性和柔性护坡的生态性,目前应用于沂沭河流域,建设面积达到 10 万余平方米。推介会就该技术空间形式、施工技术、安全性能等技术难点进行深入解读,有关高校、科研单位、设计施工企业参加推介会,取得良好宣传推介效果。  

  四是线下科普海报宣传

  制作“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宣传海报,并利用单位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通过海报宣传,紧扣“十六字”治水思路,呼吁“护好大水,喝好小水”,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水科学素养,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五是发挥淮委科普宣介平台作用

  充分发挥治淮陈列馆科普教育基地作用,面向河海大学、蚌埠市水文局、职工子女等单位及群体举办科普开放活动,科技活动周期间共接待来访人员十余次,参观总人数达300余人次。通过治淮陈列馆开放活动,展示了淮河的治理历程及新中国治淮取得的丰硕成果,宣传了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治水思想,为推进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六是筹备流域抗旱保供水技术推介会

  拟于近期联合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组织流域抗旱保供水技术推介会,邀请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等单位开展技术交流和现场咨询。通过推介会推进流域抗旱保供水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灾害的能力,为有序应对干旱灾害提供技术支撑。  

  本次2022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宣传了先进水利科技成果,普及了水利科技知识,通过线上新媒体宣传、线下大屏幕展示、全民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多种活动形式,获得了淮委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氛围,取得了预期科普宣传效果。  

  下一步,淮委将全面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创新宣传载体手段,提高公众参与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水利科技创新与水利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淮委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水平,为推动新阶段治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淮河水利微信公众号宣传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da-07Ph1B-eYby3z5MinQ)  

  

2.水利先进实用技术宣传  

  (链接:http://www.hrc.gov.cn/main/zhyw/663868.jhtml)  

3.“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科普海报宣传

4. 9月16日举办生态护坡工程防护一体化技术推介会

 

5.做好流域抗旱保供水技术推介会前期工作  

6.面向公众开放科普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