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文物价值和数量超过三峡库区

2002-11-13 16:44
新华网武汉7月18日电(记者戴劲松、房宁)湖北省西北正在扩建的丹江口水库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一旦开工,丹江口水库水位将进一步上升,被淹没的广大地区是一个巨大的文物宝库,文物的价值和数量都超过三峡库区。
为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需要,水库正常蓄水位将于2008年从现在的157米提高到170米,淹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约37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从远古的恐龙蛋化石群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上的部分明代古建筑群等珍贵文物所在地都将被永久淹没。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红星说,丹江口库区一带是古代文化发达地区。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10世纪以前,中国一直以西安、洛阳为政治中心。这一地区与华东、华南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汉水和丹江的水陆交通,因此这里的文化沉积要远比地势险要的三峡库区深厚。
三峡考古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文物抢救工程。三峡大坝2003年即将蓄水发电,考古工作的时间紧迫。由于三峡库区有上千处重要文物点,工作量大,发掘工作不免会留下遗憾。
王红星说,三峡库区与丹江口的地理位置相距很近,仅相隔一个神农架山区。丹江口地区的大批考古发现与三峡库区文物同属于长江流域的古文化。
丹江口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73年完工,跨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长江水利委员会近期组织的水库二期工程淹没区文物调查核实,这附近除了已发掘出的60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8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头骨、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地、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李泰家族墓地以及武当山明代古建筑群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之外,还需要抢救保护和发掘地上文物点38处、地下文物点189处。
目前,这一巨大的文物宝库的保护现状触目惊心。在库区岸边的均县镇肖川关门岩村,记者看到方圆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便有上百座墓葬被盗掘的痕迹。省考古所的李桃元研究员说:“仅均县一个镇,古墓葬就数以万计,以春秋战国、两汉和六朝的尤为集中,但苦于经费短缺,发掘工作一直未能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