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学会祝贺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

2017-02-23 11:41

2016年6月2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2016年会议(IEAM2016)上,《华盛顿协议》全票通过中国科协(CAST)代表我国由《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转正,成为该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这是我国科技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取得重要话语权的标志。通过中国科协所属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认证的中国大陆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将得到美、英、澳等所有该协议正式成员的承认。

随着我国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等逐步深入,工程技术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加入《华盛顿协议》的需求更加紧迫。几年来,在中国科协、教育部等部委和工科行业学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与《华盛顿协议》要求基本一致的工程教育专认证体系。中国科协所属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是经中国政府部门授权在中国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唯一合法组织。截至2015年底,已在机械、水利、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化工与制药、计算机、土木等15个专业类领域,累计认证了575个专业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7年,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水利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经过几年试点,2011年底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水利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水利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由15人组成,委员中既有高校的教授,又有工程企业的专家,以及行业学会的专家,包括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4个专业。

到2015年底,经培训后认定的水利类专业认证专家共有60多名,已对25所高校的32个专业点进行了认证(其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点12个,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点11个,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点4个,农业水利工程5个),其中有6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点进行了第二次认证。

近年来,水利建设和投资强度增大,水利类专业高校招生规模和人数逐步增加。据统计,开设水利类专业的本科高校约有120所,共计开办水利类专业点约200个。因此,开展水利类专业认证工作,有助于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水利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教育的质量;吸引企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水利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提高水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水利产业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可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间本科工程教育的学位互认;未来将会与我国即将启动的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水利类专业认证工作任重道远,期望得到更多专家、组织的关心与支持。

加入《华盛顿协议》有利于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推进我国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附:

《华盛顿协议》

《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旨在建立共同认可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实现各国工程教育水准的实质等效,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奠定基础。

《华盛顿协议》所有签约成员均为本国(地区)政府授权的、独立的非政府和专业性团体,目前共有18个正式成员(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中华台北、中国香港、印度、爱尔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南非、斯里兰卡、土耳其、英国、美国),6个预备成员(孟加拉国、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巴基斯坦、秘鲁、菲律宾)。

国际工程联盟

国际工程联盟目前包括《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伯林协议》、《国际职业工程师协议》、《亚太工程师协议》和《国际工程技术员协议》等六个协议,其中《华盛顿协议》是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六个协议中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协议”,是加入其他相关协议的门槛和基础。

国际工程联盟大会简介

国际工程联盟大会(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 Meetings)是由《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伯林协议》、《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亚太工程师计划》和《工程技术员流动论坛协议》六个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体系有关协议联合召开的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大会期间各协议组织将分别召开工作会议,商讨各协议组织发展问题。同时将召开全体大会及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各协议组织的协调与融合,共同促进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促进工程师的国际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