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3月12日,中国水利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青年人才托举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中国水利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托举人才培养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青托人才培养情况、托举措施及下一步培养工作安排、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
会议指出,《指导意见》是按照《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管理办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管理细则(修订)》要求,结合水利青托工程实践而制定,各青托人才所在培养单位要积极贯彻落实,和学会共同为被托举人提供全方面的扶持培养。《指导意见》从四个方面11项条款提出加大青托人才培养的保障力度,积极为青托人才培养搭建舞台,鼓励青托人才勇挑重担,切实为青托人才减轻负担。被托举人所在单位应为被托举人在导师配备、科研经费、实验平台、办公条件,以及参与重大项目研发、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专利、出版专著、参加培训学习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提供支撑保障,鼓励和优先推荐学术任职、人才项目,支持至少独立主持完成一项青年自主科研课题。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中国科协赋能全国学会、面向32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创新遴选机制和培养模式,打造国家创新人才后备队伍的一项人才服务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至今已开展10届,旨在引导全国学会创新青年科技人才的遴选机制、培养模式,提升凝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能力,扶持有望成为未来科技领军人物的优秀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打造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中国水利学会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已累计遴选托举49位水利青年人才,在青托人才所在培养单位的支持下项目实施取得显著成效,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4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下一步,学会将继续发挥好全平台作用,与各青托人才所在培养单位一道,全方位做好水利青托人才培养工作,促进水利行业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材。
学会副秘书长鲁胜力主持会议,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河海大学、江西省水利科学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等单位人事部门和科研部门的代表,学会事业发展部和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有关同志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