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钱正英学术报告会在河海大学科学会堂举行,钱正英院士作了题为《中国水利工作的新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学术报告,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钱正英院士在报告中说,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水利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人类如何改造自然界所赋予的水的条件,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水利工作中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在水利工作的实践中,必须不断认识水的客观规律,探索治水的理念。中国工程院在近年来对中国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开展的一系列调研中,先后提出了“与洪水协调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针。就目前情况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指导思想正在逐步取得共识,将成为中国现代水利的新的理念。从“靠天吃饭”到“人定胜天”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代表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中不同阶段的理念,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体现。
钱正英院士总结了新中国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不同认识,从洪水与洪灾、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防沙治沙、河流的生态功能等几个方面对水利工作的前进方向作了详尽地阐述,并希望以新的理念培育水利界新一代人才。
81岁高龄的钱正英院士最后满怀深情地说:“数风流人物,还看明朝。水利工作的新世纪,寄托在今天的学校,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期待。我今天的报告,也是表达一种期待。”(河海大学党办 钱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