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5日,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委会在成都市主持召开了“2011全国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专委会主任夏可风、会议承办单位中国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何其刚,以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委设计院、成都勘测设计院、中水北方设计公司、国电大渡河公司、二滩水电开发公司,中国水电七局、八局、九局、基础局有限公司,北京振冲公司,清华大学、河海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上海振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都中凿采掘机械有限公司,德国宝峨公司北京代表处等来自于施工、设计、科研、管理运行、大学和制造厂商的50多个单位的领导或代表共180多人。
中国水利学会学术交流部副主任张淑华代表李赞堂秘书长到会祝贺,她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全面部署了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前不久,中国水利学会召开了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和2011学术年会,陈雷部长要求中国水利学会以科技工作者为友,以学术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搭建各类交流平台,团结带领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为增强水利科技支撑能力,提高全民水利科学素质,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努力。
自本专委会上一次会议(2009年)以来,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建设继续保持繁荣兴旺。在工程实践的推动下,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也不断创新和进步,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施工新纪录有西藏旁多水利枢纽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深度达到158m,试验槽孔深201m,桐子林水电站导流明渠框格式地连墙施工获得成功,CGS灌浆技术(挤密灌浆法)在大型排水泵站地基托换工程中成功应用,云南鲁基厂水电站闸基振冲施工深度达到32m,南水北调渠道地基采空区处理获得成功,我国承建的苏丹罗赛雷斯大坝加高预应力锚索吨位达到10MN等。在新材料应方面有,掺加橡胶粉的改性塑性混凝土、多种配合比的水泥土、新型黏土浆结构剂等。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物联网技术在灌浆工程中应用取得成功,防渗墙塑性混凝土变模试验方法研究等。机械设备研制方面有液压抓斗施工能力的拓展、潜孔锤反循环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液压锚固钻机的升级改造,等等。
本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对这些成绩进行回顾、总结和展示,会议论文集《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共收入理论研究与探讨、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灌浆工程、高喷灌浆工程、振冲工程、灌注桩工程、岩土锚固工程、隧洞工程等各方面学术论文130余篇,在会上有20多位专家或代表作专题报告或发言。会议评选表彰了18篇优秀论文,共45位作者。会议交流材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
会后,代表们参观了世界遗产都江堰水利枢纽和汶川映秀“5.12”特大地震遗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