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与泥处理利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
2015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国水利学会疏浚与泥处理利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暨中国水利学会2015学术年会疏浚与泥处理利用分会场在南京召开。
2015年10月26日,中国水利学会疏浚与泥处理利用专委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主任委员河海大学朱伟教授的工作报告,专委会讨论确定了2015-2016年工作计划,并研讨了疏浚与泥处理利用的主要问题。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沈少鸿董事长、清华大学方红卫教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范成新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温彦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喻国良教授、河海大学倪福生教授、深圳铁汉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姜谋余副总裁以及等二十多位专委会委员参加了会议。
专委会主任委员朱伟教授汇报了专委会成立后,组织2015年专委会全体会议及学术研讨会、编制《河湖(库)环保疏浚前期调查工作导则》、组织高浓度环保疏浚技术调研活动等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提出专委会要围绕疏浚与泥处理利用,进一步聚焦科学问题,强化工程实践,开展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做好技术的咨询、服务和培训。
会议充分肯定了专委会前段时间的工作,并就编制《河湖(库)疏浚淤泥处理技术导则》、开展环保疏浚技术工作培训、典型工程和典型技术调研等专委会2016年工作计划中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会委员一致认为,专委会组织应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和学术研讨会,编制技术导则,开展工作培训、调研等活动,具有引领意义。
2015年10月27日,中国水利学会2015学术年会疏浚与泥处理利用分会场会议开幕。中国水利学会综合组织部吴剑主任、专委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朱伟教授致辞。浙江省疏浚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沈少鸿董事长主持了开幕式。专委会委员,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的技术骨干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有近30篇论文提交会议交流。
本次会议为期一天,主题为“河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中泥处理技术创新”。会议设置了“疏浚工程的目标及工程实例”、“底泥污染、疏浚范围及工程实例”、“环保疏浚工艺及方法”、“淤泥的处理工艺和新技术”等四个专场,由清华大学周建军教授、河海大学朱伟教授、河海大学辛沛教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范成新教授、清华大学方红卫教授、河海大学倪福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喻国良教授等7位专家,分别作了“河流泥沙修复―水库低影响与可持续之路”、“围绕水环境水生态修复的疏浚工程及问题”、“滩涂吹填淤泥脱盐技术研究”、“河湖底泥污染类型及疏浚范围确定”、“河湖(库)底泥环保疏浚前期工作技术导则―美国相关标准介绍”、“环保疏浚的主要工艺”、“环保疏浚的装备研究”等主题报告。会议代表还就“港航疏浚料利用”、“市政管网清淤及污泥处理”、“输水河道疏浚及泥堆场处置”、“沉管隧道基槽清淤技术”、“泥水分离新技术”等内容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在综合讨论部分,与会人员围绕“疏浚的目的(为什么清?)”、“疏浚的对象确定(清什么?)”、“疏浚的工艺、技术(怎么清?)”、“淤泥的后续处理处置技术(怎么处理?)”等四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施工企业、水库管理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就四个议题分别作了发言。
中国水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顾浩教授到分会场听取了会议报告和综合讨论。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聚焦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中的泥处理技术问题,十分有意义。他希望专委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河湖、水库环境治理的工程实践,进一步系统、深入探讨其中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场提问
综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