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成,28日上午,江苏省在淮河入海水道滨海枢纽举行全线通水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因黄河夺淮失去入海水道800多年的淮河水,重新有了独立的排洪入海通道,淮河两岸人民百年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淮河入海水道是淮河流域下游的战略性防洪骨干工程,水道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全长163.5公里,设计行洪流量为近期2270立方米每秒,工程总投资41.17亿元。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说,淮河入海水道建成,扩大了洪泽湖的泄洪能力,使其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将大大改善区域引水排水条件,对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对保障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淮河干流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公元1194年,黄河南堤决口夺淮以后,打乱了淮河流域水系,使淮河失去了独立的入海通道。1855年黄河改道北流,淮河流域土地沙化,河道梗阻,出海无路,入江不畅,灾害频繁,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治理。1951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50多年来,淮河治理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1991年江淮大水以后,国务院作出进一步治理淮河的决定,并多次召开工作会议部署治淮工作,治淮工程建设全面开展。这次淮河入海水道全线通水,标志着淮河流域“蓄泄兼筹”的防洪体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