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水利学会拟对成果“全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技术体系与应用”组织评价。
根据相关要求,现对成果名称、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022年4月29日-5月9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提出异议。异议意见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单位异议的意见要加盖公章,并明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个人异议的意见要署真实姓名,并附个人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异议意见请寄送中国水利学会学术交流与科普部。
联系人:颜文珠
电话:010-63203260 010-63202154(fax)
通讯地址: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6号,中国水利学会
邮编:100053
附件:“全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技术体系与应用”相关成果信息
中国水利学会
2022年4月29日
附件:
成果名称:全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技术体系与应用
完成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主要研制人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技术 职称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
1 |
李原园 |
正高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整体技术把关 |
2 |
赵钟楠 |
正高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负责项目整体技术统筹协调 |
3 |
彭文启 |
正高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负责生态流量分区分类确定理论和方法体系 |
4 |
邢子强 |
高工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负责生态流量诊断核算和考核评估技术 |
5 |
胡 鹏 |
正高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负责微观机理研究和监测预警 |
6 |
廖文根 |
正高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负责河湖生态流量确定技术指导 |
7 |
张海滨 |
正高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负责生态流量配置技术 |
8 |
张 越 |
工程师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负责宏观生态水文规律演变分析 |
9 |
曾庆慧 |
高工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负责敏感生态需水阈值研究 |
10 |
刘晓波 |
正高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参与河湖生态水文响应关系和生态流量分区核算 |
11 |
黄火键 |
正高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参与生态流量诊断-核算-调控技术 |
12 |
刘 震 |
工程师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参与宏观水文规律分析和问题诊断 |
13 |
袁 勇 |
高工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参与宏观生态水文规律演变分析 |
14 |
邢西刚 |
高工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参与全国河湖生态用水演变规律分析 |
15 |
刘 欢 |
高工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参与生态基流阈值和监控预警系统研发 |
16 |
杨泽凡 |
高工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负责生态流量机理实验研究 |
17 |
黄锦辉 |
正高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参与分区生态需水机理需求分析 |
18 |
田 英 |
正高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参与生态流量分区研究 |
19 |
何 君 |
高工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参与全国河湖生态用水演变规律分析 |
20 |
杨 钦 |
工程师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参与生态流量机理实验研究 |
21 |
闫 龙 |
高工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参与敏感生态需水阈值研究 |
22 |
阿膺兰 |
博士后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参与生态基流阈值研究 |
23 |
卞锦宇 |
正高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负责生态流量配置原则 |
24 |
尹 鑫 |
副高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协助生态流量配置技术 |
25 |
肖凤林 |
高工 |
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负责生态流量监控预警系统研究 |
26 |
于 庆 |
高工 |
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参与生态流量监控预警系统研究 |
27 |
刘祥林 |
高工 |
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参与生态流量监控预警系统研究 |
28 |
李腾飞 |
工程师 |
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参与生态流量监控预警系统研究 |
29 |
宋 漫 |
工程师 |
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参与生态流量监控预警系统研究 |